免費諮詢一:這一家的諮詢速度特色就是快
免費諮詢二:申貸流程最快速,24小時內可撥款
一對一的快速立即免費諮詢、配對,十分鐘就能知道您適合的銀行申貸方案是什麼。
立即免費諮詢
免費諮詢三:這家貸款公司評價非常高
免費諮詢四:這一家的諮詢方案很多元,很推薦
免費諮詢五:一群對於專精貸款的專業人士提供相關諮詢
免費諮詢六:這家貸款公司可以承辦軍公教人士
軍公教朋友可以到這間貸款快速找到適合的貸款方案
立即免費諮詢
個人貸款 | 貸款 | 信用貸款 | 債務整合 | 負債整合 | 債務協商 | 個人信貸 | 小額借款 | 信貸 | 信貸利率 |
信貸代辦 | 創業貸款 | 銀行貸款 | 貸款投資 | 買車貸款 | 車貸 | 汽車貸款 | 債務協商 | 卡債處理 | 二胎房貸 |
信用不良信貸貸的下來嗎 該怎辦 | 信用貸款哪裡申請最快核貸 | 信用不良要如何申請信用貸款
個人信貸免費諮詢的網站 | 個人信貸條件,銀行個人信貸比較諮詢 | 小額信貸利率比較標準迷思
三面向分析最低信貸利率條件的迷惑陷阱 | 哪家銀行信貸利息最低 | 銀行個人信貸免費諮詢 | 小額信貸推薦幾家 | 個人信貸利率比較銀行條件如何談 |
RF4165456EDFECE15158DCE |
熱點新知搶先報
內容簡介
「楊教授所談論的台灣社會不公平,不但與當下許多年輕人的抑鬱息息相關,也恰巧是我自己近年來研究、關注的主題。他的書給我相當的啟發,我認為對於一般讀者,也一定會有相同的效果。」--中央研究院院士朱敬一
*楊志良說:這將是我最後一本非公衛健康的「雜書」。因為如果台灣可以從目前的向下惡性循環,開始向上反轉,就不用再苦口婆心寫「雜書」了。
*分配,是刻骨銘心的問題;政府如果感受不到人民的痛,人民將收回交付給政府的權力。民主國家,政黨失去政權是常事,但請千萬不要為了保政權,搞到失去國家!
*最厲害的殖民不是用武力,而是用思想,無聲無息的滲透,被殖民的一方毫無所覺,還對殖民者感恩戴德。台灣對美國就是這樣,被賣了都不知道,還幫對方數鈔票。
*政府的基礎建設如造橋鋪路、維持治安等等,都是受薪階級出的錢,富人繳稅少,卻享用優質的公共財及建設成果,小老百姓種樹,富人納涼,如此劫貧濟富,政府領導人不覺得羞愧嗎?
*所得合理分配是艱鉅的工程,卻是政府不可逃避的責任。採用「混和型經濟」,生產讓市場自由競爭,分配用社會主義力求平均,才能讓民眾許願,下輩子再當台灣人。
公衛學者出身,為何跨足談分配、談經濟?
公平分配正是公衛的核心精神,全民健康不能有貧富貴賤之分,《禮運大同篇》中的「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是楊志良一生追求的目標。他真心相信,此刻台灣仍有許多如他一般抱持愚公心情,不甘心台灣就此一敗塗地,伊于胡底的人,而此時正是理性公民應該發聲、應該挺身的關鍵點。
楊志良憂心台灣的未來,希望能改變台灣深陷泥沼的現狀,他認為,關鍵就在於「分配」問題。書中深入剖析多年來,台灣的經濟發展因為奉行美國新自由主義,高度偏袒富人、貶抑勞動價值,讓原本較均富的社會,走上貧富差距愈來愈大的歧途;台灣目前所有的問題,都是從這裡開始產生的,環環相扣,進而影響其他層面,政治上,政商水乳交融、形成政黨、民代、財團共犯結構;同時,台灣又實施民粹式的福利制度,導致財政嚴重虧空,債留子孫。
「生產」只是經濟發展的手段,「分配」才是經濟發展的目的。一個國家社會,只要做好分配,即使經濟沒成長,依然可以提升財富效用及社會福祉,讓人民覺得過得幸福,也就是,重要的不只是把餅做大,更重要的是每個人都能分到足夠的餅。
要改變台灣當前的傾頹衰敗,政府唯一的路就是實踐分配正義,而稅制就是財富重新分配的神兵利器。我們期待政府有魄力進行稅改,提升施政效能的同時,也必須靠公民力量提升整個社會的公民意識。政府與人民同步成長,才能同心合力救台灣!
作者介紹
楊志良
1946年生,師大衛生教育系學士、台大公共衛生研究所碩士、美國密西根大學公共衛生博士。個性鮮明,說話直率,勇於面對困難,以實踐社會公義為人生目標。對台灣最大貢獻是規劃、推動全民健保,也監督、改革全民健保。
曾是台大公衛所破格任用的最年輕所長,也曾是經營績效佳的醫院管理者,擔任衛生署長時,不改快人快語作風,嚴辭批判時局,痛斥惡質媒體,多次挑戰立法院及監察院權威,被譽為「台灣最有guts的歐吉桑」。另著有《拚公義,沒有好走的路》、《台灣大崩壞》(天下文化出版)。
目錄
序 我們還有多少時間?
第一部 這樣下去,我們必定失去國家
第一章 悲慘世界誰造成?--政府對人民痛苦無感,台灣加速崩壞
第二章 你有被剝奪的感覺嗎?--分配不公刻骨銘心
第三章 一切政府出錢?--分配效能考驗大家的智慧
第四章 你要貧窮的民主嗎?--分配不均,馬克思魂必將再現
第二部 師承美國,施政失靈
第五章 大政府、小政府,該走哪條路?--台灣曾有輝煌榮景
第六章 美國墮落,禍害他國--「假面超人」的真面目
第七章 弱肉強食的「全球化」--立足點不平等,如何奢談貿易自由
第八章 近三任總統斷送台灣未來--從均富大道到貧富懸殊的歧途
第三部 台灣人的悲哀
第九章 台灣債,淹腳目--政府又小又窮,國債高築
第十章 有錢人繳的稅多,還是你我?--劫貧濟富的稅賦不公
第十一章 炒房炒地不只禍害經濟--錢潮奔向房市,產業無法升級
第十二章 薪資凍漲,人口凍長--雙凍效應,凍住年輕世代的未來
第十三章 黑心商人,毒嚇全台--美麗寶島變貪婪之島
第十四章 台灣沒有大老,只剩老大--經濟問題,就是政治問題
第四部 讓我們一起追求幸福國度
第十五章 把人民照顧好,經濟自然好--採取「混和型經濟」是解藥
第十六章 稅改救國家--講清楚說明白,誰說人民不理性
第十七章 展開新公民運動--讓台灣成為具思辨能力的公民社會
後記
附錄 2014國民黨敗選深層探討
序
我們還有多少時間?
1683年7月,明朝水師叛將施琅攻占澎湖,9月鄭克塽納降,結束鄭氏王朝,施琅也報了遭鄭成功誅殺全家之仇。鄭克塽投降後沒能當「台灣特首」,被移置北京為海澄公,吃飽等死,37歲卒。
就如同滅明者,並非李自成叛亂或滿人闖關,而是崇禎皇帝的昏聵;明鄭之亡,也是亡於自身之亂。鄭成功據台後,台灣已是不折不扣的獨立國家,當時西方國家,如英國的東印度公司與鄭氏簽約,均稱鄭經為「King」,各方來使均稱鄭氏為「Majesty」(陛下)。然而鄭成功之後,不論鄭經或鄭克塽的接續,都經過一番腥風血雨、慘烈鬥爭、嚴重內耗。當時在台的民眾以漢人及原住民為主,當然不願淪為滿清子民,但就如割讓台灣給日本時,台灣人民又如何願意被日本人殖民?但形勢比人強,又復何言。
對照歷史殷鑑,反觀台灣現況,相似性之高令人心驚。台灣近二十年來,不論政治、經濟及社會,每況愈下,落入惡性循環,而海峽對岸不但沒如李登輝前總統預言,走上分崩離析之途,反更為強大。台灣曾經輝煌過,60年代起,台灣經濟、社會、文化(僅只流行音樂及校園歌曲就曾橫掃全球華人世界)、嚴酷的政治也不斷解凍,社會蒸蒸日上,相對文革敗破的中國,台灣顯得更為壯大。不就是十幾年前嗎?一般台灣人在面對中國人、香港人、韓國人,甚至新加坡人,即使沒有高人一等的優越感,至少自認平起平坐。而今天呢?這些國家地區在很多面向都早已超越台灣或正在超越台灣。
不少台灣人不喜歡大陸人,認為大陸人沒品、粗魯、教養不如台灣人,但不論台灣南北,高興也好、委屈也好、憤怒也好,不都是在接待大陸客?嫌人家黑心食品多,人家有地溝油,我們的餿水油、飼料油、銅葉綠素油、沒有花生的花生油等等,何嘗多讓?他們有橡皮圖章的人大、政協,我們的立法院被國際評比為全球最爛的國會之一,又有比較高明嗎?再說句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的話,我們以民主票選出來的最近三位總統,李登輝、陳水扁及馬英九,有比大陸的江澤民、胡錦濤、習近平表現更優嗎?國際上看法恐是正好相反。
總而言之,對方愈來愈強大,我方愈來愈不堪。
美國為自己利益背叛盟友,史跡斑斑,國民黨在大陸及台美斷交就有二次被拋棄的經驗。若未來因某種情勢,美國有求於中共,而公開宣稱台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中國派兵進駐台灣,台灣將如何自處?大家奮勇殺敵?還是有人效法當年辜顯榮開台北城歡迎日軍進城?現今兩黨政治人物及各大財團,無不親往北京,絡繹於途,也沒少掉哪一位;就是目前不宜者,也至少多次派代表前往「溝通」,甚至派人長期駐北京。雖然絕大部分台灣居民不願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子民,但屆時形勢比人強,爭相爭取特首及籌安會委員大位,也不令人意外。
台灣不斷惡性循環。藍綠惡鬥,內鬥內行,立委濫權、立院空轉、媒體八卦、官不聊生、施政無方、官商勾結、廠商黑心、民粹買票、國庫空虛、貧富加大、階級對立、民眾不婚、不育、不養、不活、教改失敗、青年人沒有前景。任何改革環環相扣,發動改革,總有既得利益者反彈抗爭,每易失掉政權;但若不改革,國家不斷沉淪,最終必失掉國家。
天是否保佑台灣,還是讓明鄭歷史重演,不可而知,唯此刻若能喚起台灣人民自己奮起,或尚有若干機會。若干朋友倡言在大選至少半年以前,召集理性公民舉行體制外公民論壇。要達成共識不易,結論推動更為困難,但或可成為大選政見的主軸,逃脫無止境的沉淪。雖然困難,雖然很容易又被分為藍綠,但我真心相信,此刻台灣仍有許多如我一般抱持愚公心情,不甘心台灣就此一敗塗地,伊于胡底的人,而此時正是理性公民應該發聲、應該挺身的關鍵點。
我是公衛學者出身,公平分配正是公衛的核心精神,全民健康不能有貧富貴賤之分,《禮運大同篇》中的「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更是一生追求的目標。因此,這本新書我花了很大的力氣在討論政府施政何以不分藍綠,長期向資本家傾斜,以致人民貧富不均惡化、國家失去未來與希望。盲目向「右」的思維若不調整,台灣絕對無法走上公平正義的翻轉之路。
本書的完成,首要感謝另一位作者邱淑宜女士,將理念構想加上佐證資料,整理成通順易讀的文字,真難為她了;在全書架構上則深深感謝丁希如博士的費心指教;逢甲大學商學院長王葳教授對若干財經議題不吝指正;時報出版公司總編輯余宜芳女士,不棄本人才疏學淺,力邀著書出版,不勝榮幸與感激;主編李宜芬女士辛苦編輯成書,在此一併致謝。
助理王孝慈小姐,精明能幹,效率奇佳,不但協助打字整理文稿,更精準的代為安排行程。
特別要感謝的是亞洲大學蔡董事長長海及蔡校長進發,對我的工作不力不但百般容忍,又提供一流的研究室及研究助理,特此申謝。
2015年11月25日於亞洲大學
推薦序
給陽光率直的歐吉桑加油
好朋友楊志良教授又要出新書了。這本書可以看為他前一本書《台灣大崩壞》的接續-—前一本他分析台灣「不婚、不生、不養、不活,外加沒有前景」的「四不一沒有」情境,而這本則見證台灣社會近年呈現的諸多分配面不公平。
楊教授所談論的台灣社會不公平,不但與當下許多年輕人的抑鬱息息相關,也恰巧是我自己近年來研究、關注的主題。這些議題包括十五年薪資凍漲、都會區房價飈高、所得分配日趨不均、刼貧濟富的減稅政策等等。我最近在學術著作與大眾讀物中大力解說(見注1與注2):這些看似獨立的多種不公平現象,其背後可能存在的理論牽連,並尋求政策的解方,而楊教授則用更通俗的語言、更直白的數據,呈現這些不公平現象的面貎。志良兄與我關心的議題相當,分析的角度互補,能夠有機會為此書撰寫些補充性的文字並推薦給讀者,當然是我的榮幸。
其實包括我自己在內的許多讀者閱讀楊教授的文章,除了對於他直白也偶帶幽默、戲謔的文字感到自然而親近之外,也對他這個「人」充滿幾分好奇。他是台灣極少數「非醫師背景而擔任衛生署長」者,是極少數「能在行政院堅持自己(健保改革)政策而逼得長官(行政院長)讓步」者,更是極少數「卸任政府首長後民間聲望居高不下」者。前面這三項極少數,我還比較能想像,但是最近與志良兄較為熟識後,發現他還有一個特質:好像走過的地方都留下朋友,而這一點更是極其可貴。
我自己的觀察是:志良兄的個性就是簡單(一次只專注一個目標)、直率(不拐彎抹角、不玩陰招)、憨厚(在尖銳的批評裡其實留餘地)。這些特質,似乎可以解釋他入閣專注改健保(你若不想改我就走人),即使對某人極度不滿也沒有惡聲,也因為如此而能交到許多朋友。政治難免給人一種陰暗曲折的印象,而志良兄如此陽光直率的個性,加上他那有點歐吉桑味道的言談,正是他短暫政府首長所留下的美好身影。
近日因種種因緣際會而與志良兄更熟識,我覺得志良兄的文章,其實是不折不扣反應其為人之外觀特質。他對於台灣社會的種種不公平,有其深刻而有接近普羅大眾的淺顯描述,遂能夠迅速獲得認同。他對於各種不公平現象的體認,自然呈現他對台灣這塊土地的關懷。他說「這樣下去,我們必定失去國家」,語氣雖然沈重,卻還是有正面的期待與呼籲。這不就是他陽光直率的歐吉桑特質?
志良兄與我都是美國密西根大學(University of Michigan)念的PhD,是校友,但是他長我幾屆。我們都在行政院擔任過部會首長,但是我比他「做得久一些」。雖然在不同部會,我們都想利用短暫的公職生涯為台灣做些事,而我們也都算是做成了若干。以前,楊教授老是看不起台灣經濟學家,說台灣經濟學家是「只研究生產、不研究分配」的一群,而他認為台灣的關鍵問題在分配。但是最近他讀完我所寫的「導讀皮凱提2.0版」長文之後終於承認,「台灣畢竟還是有關心分配的經濟學家」。
我一直認為,所有的社會科學,包括我所專長的經濟與志良兄所專長的健康保險,都是築基於研究者對社會的人文關懷。即使大家可能有不同的出發點、切入角度、詮釋剖面,但是那共同的關懷卻是彼此真切的串聯。楊教授與我幾乎同時關注台灣相同的問題。他的書給我相當的啟發,我認為對於一般讀者,也一定會有相同的效果。
中央研究院院士 朱敬一
注1: 朱敬一、康庭嶽,「經濟轉型中的社會不公平」,《台灣經濟預測與政策》 (2015) 即將出版。
注2: 朱敬一,《台灣經濟的診斷與解方》天下雜誌 (2015) 即將出版
詳細資料
- ISBN:9789571361758
- 叢書系列:
- 規格:平裝 / 280頁 / 25k正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本書分類:>
- 本書分類:> >
內容連載
有一年夏天我到蒙古,看到公羊的生殖器都套著塑膠袋,為什麼?做何用?問了當地人,原來是節育用,避免公羊及母羊交配。因為母羊若夏天懷孕,將在嚴冬生產,但冰天雪地寸草不生,沒草吃小羊活不了。所以蒙古人讓羊隻在冬末交配,小羊生下來時是初夏,有草可吃了。傳統蒙古牧民還有個習慣,夏天不宰牛羊,只喝牛羊乳及吃乳製品,冬天牛羊少草吃且人需要熱量,才宰殺牲畜來吃。
依季節變化調節牲畜生育、規畫糧食配置,確保一整年不虞匱乏,這就是「分配」的重要。持家必須重視分配,治國更須重視分配,社會才會安定。台灣當前諸多社會問題發生的癥結,就是分配!政府只顧拚經濟,餅做大卻沒有公平分配,一般普羅大眾分到的餅更小,薪資倒退15、16年,施政資源又分配不均,造成老無所終、幼無所養及壯無所用等社會問題,大家心中不平可想而知。
台灣,欠缺分配正義!
分配 才是經濟發展的目的
分配為什麼重要?
不只蒙古人,農業社會時,人們在農作物或漁獲豐收時,或曬乾或醃漬長期保存,固然是為了惜物惜福不浪費,也是備不時之需,萬一來年欠收,家裡還有食物裹腹。「分配」之所以重要,就在於分配做得好,生活便不虞匱乏,伴隨而來的「擁有」,更帶來心理上的安定與幸福感。
經濟學的基本邏輯很簡單:用最少的資源生產最多的東西,達到最大的滿足。經濟」一詞,不論對國家、社會、企業、個人,都有兩層意義:一是以最少的資源產出最多的果實;二是將有限的資源做最好的配置,以求帶來最大的效用及福祉。
總而言之,「生產」只是經濟發展的手段,「分配」才是經濟發展的目的。國家合理分配預算於教育、健康、研發、基礎建設、社會福利、國防外交等,為全民創造最大的幸福(Gross Happiness);個人及家庭依需求及喜好,將有限的財富分配在食衣住行育樂上,獲得最大的滿足。
用台灣目前的流行語「確幸」來說,大家努力工作,追求的就是確幸。小確幸如一頓美食、一趟小旅行,為日常生活帶來雀躍與快樂;大確幸如存款數字不斷上升或購車置產,為長遠人生帶來安全感。
...... 2020 年,混亂地開篇過後,似乎一切都被改變了。時尚雜誌也硝煙四起,2 月的末尾,先是《GQ》雜誌的編輯副總監何瑫主動離職,再是曾鳴辭去編輯總監的職位,消息一出,輿論炸開了鍋。 近年來,《GQ》通過新媒體的商業化內容獲得巨大成功,但似乎內部的矛盾也在進一步激化。何瑫的離職事件背後的誘因是《GQ》報導組的幾位同事寫聯名郵件指控何瑫性騷擾、洗稿等多項罪名。但曾鳴的離職原因卻沒有結果。不過此前,在 2019 年,康泰納仕也有類似的事情發生,當時是有人郵件舉報唐傑。 除了混亂的內務,康泰納仕中國在今年迎來了新的改變,Vogue Business 正式進入中國,由創意人包益民擔任編輯總監。 ... 職位變動是埋在時尚雜誌行業內的一枚炸彈,這些位於權力結構頂端的人,他們往往和這本雜誌共生,突如其來的調動也會對雜誌本身有著影響。但這批資歷深厚的權威人士一個接著一個淡出了媒體舞臺,亦或是轉換了身份。 ...... 去年 12 月,《ELLE 世界時裝之苑》主編曉雪離職。曉雪於 2007 年加入該雜誌,而《ELLE 世界時裝之苑》一直以來也是廣告頁數最多的時尚雜誌。 ... 近年來,時尚雜誌行業相繼有高層離開,《時尚芭莎》主編蘇芒早在 2018 年便已經離開該雜誌,而《GQ Style》主編崔丹也離開了時尚雜誌行業,現成立了個人創意工作室。而被稱為中國時尚四大女魔頭之一的葉曉薇也基本上不再操刀《周末畫報》的內容,轉而投入自己的可持續時尚工作室。 ... 初代時尚主編已經逐漸退場,這背後折射出的現象有幾個層面。首當其衝的是傳統媒體話語權的逐漸丟失,這是一個全球普遍現象。 在美國,Instagram 的出現改變了時尚產業。現如今,只有 4% 的美國人還在購買紙質媒體,而 20% 的人在個人電腦上消費,28%的人則選擇在手機上。Instagram 這樣的新媒介的誕生,對於時尚雜誌最大的威脅是,它改變了讀者的閱讀習慣和方式。讀者期待輕鬆愉快的內容來打發碎片時間,通過觀看視頻來獲得感官享受,而非文字帶來的思考負擔。 鑒於此,哪怕到了 2019 年,推出的許多新的雜誌,都在內容和形式上去適應這種改變。Highsnobiety 新推出的雜誌,則將 Instagram 風格 meme 文化帶入進雜誌。 ... 在中國,承擔 Instagram 這個角色的則先是微博,再是微信公眾號。而中國的時尚雜誌是如何回應這種改變的呢?最直接的方式是擴大新媒體內容團隊和輸出,從基本主流雜誌的招聘結構來看,新媒體編輯的招聘人數已經大大超過雜誌專題編輯的需求,也就是說,對於現在的時尚雜誌而言,熟悉微信公眾號運營、短視頻製作等新媒體內容人才更受歡迎。 ... 內容策劃上,以《GQ》雜誌旗下公眾號 GQ 實驗室為例,不再是探討時尚文化、時尚產業相關的內容,甚至連時尚雜誌慣有的招牌內容時尚穿搭也少得可憐,取而代之的是創意廣告策劃、創意插畫等結合熱點時事的創意類型內容,這種將廣告業同時尚創意內容結合的形式已經慢慢成為時尚雜誌新媒體內容的主流。 在新榜統計的時尚類公眾號月榜排行中,前十中時尚雜誌的新媒體帳號已經占據了三席,包括時尚芭莎、時尚 COSMO 和 GQ 實驗室,初步來看,時尚雜誌在新媒體時代下的轉變有了成績。 但這種成績能夠長久嗎?對於時尚雜誌而言,他們在傳統媒體時代下的特質和地位,在新媒體時代已經喪失。因為,在這個媒體和品牌的雙向結構中,天平已經傾向,從原本的賣方市場變為買方市場,品牌主如今有著絕對的權力,甚至反向安排雜誌的內容該如何操作,這是前所未有的。從以往的品牌們爭著上主流刊物的封面和推薦,到現在雜誌搶著爭取品牌的預算和投放。甚至於,品牌方的決策會影響到一本時尚雜誌最重要的部分——封面。 相較於《GQ》和《時尚先生》這樣的男性雜誌,《時尚芭莎》和《VOGUE》等女性雜誌的公眾號內容則以穿搭、流行文化內容(包括當下最熱的電視劇分析)等為主,總體上內容更加輕鬆,短促,且以視覺為主。 雜誌已經變成了一個用戶導向的內容媒介,不再是引導讀者審美取向的媒體。 傳統時尚雜誌通常是面向客戶 (to B),如今更多地開始考慮讀者和用戶的內容喜好。通俗來說,它們也在被「網際網路化」,不僅僅是形式,還有內容和思維模式。 ...... 時尚雜誌的改變正在發生,但卻是極為被動的,它們幾乎是被技術的更新牽制。2017 年,微信正式推出小程序功能。而小程序的產生,也就間接催生出自去年開始的「電子刊」大熱。 ... 雖然康泰納仕旗下的《GQ》依然是數字化改革的極大受益者,但最早嘗試小程序電子刊的雜誌卻是《時尚芭莎》。這不得不提及這種電子刊內容形式,它們通常以當下最熱的流量明星為封面,再配以十幾頁大片和明星專題為內容。而《時尚芭莎》很早便和明星有了密切聯繫,比如每年舉辦的芭莎慈善晚宴便是一線大牌和當紅小生競相亮相的年度舞臺。 2018 年7 月 23 日,《時尚芭莎》電子刊首刊正式發行,封面便是當時最火的網劇《鎮魂》兩位主角朱一龍和白宇,而朱一龍也因為這部電視劇被迅速捧紅,成為當紅流量。最終,首刊購買量三天突破 41 萬,訪問量突破 900 萬,成績驕人。 ... 同樣的操作正在被迅速複製。到了2019 年的情人節,《時尚 COSMO》一本以華晨宇為封面的 COSMO 電子刊銷量突破 50 萬,在短時間內甚至導致該小程序崩潰。 ... 比起紙刊,依託小程序這樣的平臺,電子刊能夠有更多的操作空間。尤其是以視頻和圖片為主的視覺內容,還有能夠讓粉絲和明星互動的互動設計玩法,讀者已經成為那個被「定製」的精準用戶,就像遊戲玩家,陷入設定好的遊戲環節當中,這便是電子刊的精妙之處。 ... 目前來看,由於粉絲經濟大潮和流量明星成為主流的現實,電子刊有著巨大的市場紅利。但是時尚雜誌電子刊未來應該走出「明星與粉絲」這個受眾閉環,否則這還是各家粉絲們用來收藏的明星「周邊產品」。 ...... 儘管,像電子刊這樣的形式已經獲得了階段性勝利,但中國時尚雜誌的競爭壓力也在變得越來越大。第一個信號便是,有了比以往更多的國際期刊進入到中國市場。 2019 年 4 月,美國視覺時尚雜誌《V Magazine》推出了中文電子刊,首刊封面便是易烊千璽。 ... 7 月,《華爾街日報》同栩栩華生合作推出《出色 WSJ. MEN』S STYLE CHINA》雜誌,首刊封面人物為運動員馬龍,相比其他的時尚雜誌,該雜誌內容更加聚焦於商業等高端內容。 ... 同年 9 月,英國獨立先鋒時尚雜誌《DAZED》同 YOHO! 集團合作,發布《DAZED 青春》,首刊封面聯結中英韓三國青年竇靖童、章宇、Adwoa Aboah、劉亞仁。 ...... 此外,還有美國時尚新聞媒體 WWD 也進入中國,並推出了紙刊雜誌。而曾於 2013 年進入中國的法國時尚雜誌《JALOUSE》退出中國後,同樣也於去年回到中國。 ... 隨著更多的雜誌進入中國,時尚雜誌這塊市場競爭也越發激烈。而與此同時,主流雜誌集團也在推出副刊、新刊來應對更加細分和更加年輕的受眾。 去年 4 月,赫斯特中國便推出《ELLEMEN 新青年》,新雜誌以年輕人 為主要受眾,據稱,該雜誌團隊也基本以 90 後為主。 ... 同樣,時尚集團旗下時尚先生也在去年推出了針對年輕人的新刊《時尚先生 fine》。 ... 除了這些主流時尚雜誌期刊,還有許多個人工作室推出的視覺類獨立雜誌也在迅速興起。而這對於原本就已經分割嚴重的時尚雜誌市場來說,市場的蛋糕也會被越分越小,而最終,內容的質量才會是決定誰走得更遠的唯一手段。 ...... 還有一個特別的地方,那就是《T Magazine》等小眾人文時尚雜誌對主流時尚雜誌的影響。 ...... 《T Magazine》中文版在封面和雜誌視覺上的先鋒性,不僅表現在他們的選題策劃足夠大膽,也體現在他們最開始就願意採用比較年輕和獨立的攝影師來進行封面拍攝,這些攝影師中以張家誠、曾無等最為典型。 ...... 這之後,主流雜誌也在學習小眾獨立雜誌的內容概念、視覺設計風格。其封面也開始以簡潔和強烈對比的色彩為主,並逐漸同張家誠、曾無等獨立先鋒攝影師合作。雜誌視覺和創意的轉型的第二個促發點便是《嘉人》雜誌的改版。 ... 2018 年 9 月,《嘉人》編輯總監孫賽賽接受採訪時便說道,當年的九月刊是該雜誌改版的重要策劃。九月刊封面人物則請來了鞏俐,內容專題上則策劃了「真正的大小姐」專題,最終獲得了極大的好評。 ... 這兩年來,《嘉人》雜誌在封面策劃和內容專題上有了比較大的轉變,不再以當紅流量為主,有了更多的人文關懷和內容深度。 ... 同樣嘗試著在封面視覺和內容專題上進行改版的還有《InStyle 優家畫報》,2018 年 8 月,該雜誌迎來新的主編,由知名媒體人唐霜擔任主編一職,隨後她便開始對這本雜誌的整體內容、視覺和版式都進行了調整。 ... 在內容專題上,有了許多關注女性主義等和社會相結合的議題。儘管唐霜於 2019 年年中的時候加入了《Vogue服飾與美容》雜誌,擔任副出版人一職,但目前來看《InStyle 優家畫報》依然延續了之前的風格。 ... 另一個趨勢也值得注意,便是紙刊雜誌的定位更加趨向於高端化,內容受眾更加細分化,這一趨勢尤其以栩栩華生旗下的雜誌為典型。截至目前,栩栩華生已經有了針對高端時尚的人文雜誌《T Magazine》、針對旅行內容的《NYT Travel 新視線》、針對設計內容的《WALLPAPER 卷宗》、針對商務時尚內容的《WSJ. 出色》和飲食內容的《FOOD & WINE》等細分內容刊物矩陣,據悉,栩栩華生即將推出針對兒童內容的雜誌。 ... 在時尚雜誌這個媒介已經高度商業化的當下,針對更加細分的內容更容易進入這個市場。以栩栩華生的發展方向來看,旗下《WALLPAPER 卷宗》已經孵化出了一個設計創意諮詢機構。而小眾雜誌憑藉自己獨特的文化屬性,和自由大膽的創意度,吸引了大量品牌。 總得來說,大雜誌朝著一個綜合性的平臺轉型,包括媒體、廣告創意、電商等渠道,小雜誌則朝著創意機構的方向發展。 最後,對於一個媒體品牌而言,找到自己的聲音很重要,但保持真誠其實更重要。就像前英國版 Vogue 編輯 Lucinda Chanmers 接受採訪時說的:「很慚愧的一件事是,時尚雜誌失去了曾經的權威,她們不再『有意義』了。」 如今,媒體要為品牌講好話,雜誌要製作隱秘的廣告內容,既要看起來不那麼廣告,又要討得品牌歡心,於此,內容也在變得更加虛偽。 就像很少有時尚雜誌能夠真的帶給人力量,尤其是對於女性,時尚雜誌真的能賦權女性嗎?那些招搖過市的女性主義選題,真的在乎為女性發聲,還是只是藉此機會為了選題而做選題和為了社交媒體的轉發量而做努力呢?真誠,永遠都可貴。 撰文:Junjie Wang 郵箱:general@fashionomy.com
文章來源取自於:
每日頭條 https://kknews.cc/media/r64pzqx.html
博客來 https://www.books.com.tw/exep/assp.php/888words/products/0010662293
如有侵權,請來信告知,我們會立刻下架。
DMCA:dmca(at)kubonews.com
聯絡我們:contact(at)kubonews.com
嘉義小白貸款無薪轉南投汽車抵押貸款銀行台南信用評分查詢台北信貸銀行推薦
台中代書貸款、房屋貸款、個人信貸哪邊找呢? 信用貸款利率比較 南投急需用錢貸款個人信貸、車貸、二胎要多久?申請信貸前必知7大重點 高雄個人信貸最高額度 企業貸款利率率5分鐘了解選擇個人信貸、車貸、二胎 代書貸款、房屋貸款、個人信貸存摺? 新竹儲蓄險試算表怎麼看 屏東信用瑕疵是什麼個人信貸、車貸、二胎常見問答 個人信貸、車貸、二胎是什麼? 台中貸款諮詢 支票借款台中
留言列表